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 11000 列:探索班列模式的二次创新

发布日期:2018-10-26 浏览次数:825

近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 11000 列,运行线路 65 条,通达欧洲 15 个国家的 44个城市。中欧班列开行突破万列,如何抓住中欧班列带来的物流服务与创新联动的国际产能、贸易合作机会,又如何让城市明确开行中欧班列的产业布局、班次方向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战略选择。

首先是中欧班列较海运费用明显要高,可以通过两个途径降低成本,达到开行中欧班列开展国际贸易的目的。

一是实现班列规模经营。以少量补贴为启动,随着开行数量的增加,积极承揽回程货和加大班列密度、扩大开行数量,实现班列国际贸易运输的规模经营,有效降低班列的运行成本。

二是降低班列开行综合成本。从沿线城市布局发展适宜进行班列运输的产业层面,积极开展内陆型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从这个方面看,

中欧班列的优势不在于两端点全程运输型国际贸易,而在于临近国家内陆型城市之间具有较强的基于贸易互补的合作机会。

其次是通过中欧班列模式的二次创新,形成与中欧班列服务特点和效率相匹配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培育需求、优化供给的目的。

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电子商务与快递的发展经验。对于广大的中西部城市而言,积极抓住中欧班列带来的与物流服务创新联动的国际产能、贸易合作机会,就近布局产业满足消费的产业布局机遇。在开行中欧班列、南向通道班列的同时,确立城市提升存量、扩大增量的产业布局发展战略。按照这种思路,两大问题需要解决好。

一是明确城市开行中欧班列的产业布局、贸易发展战略,寻求符合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价值增值途径,有针对性完善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开行班列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拓展高质量发展下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空间。

二是精细化选择城市班列开行方向、目的地和物流组织方式,与城市开行中欧班列的战略取向有机匹配,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源配置和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积极营造良好产业布局和贸易发展环境,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和产业发展策划,有组织地打造以满足内需为主的国际贸易新范式,实现经济产业后发和高质量发展。

MENU